金融 手机站

金融机构某商业银行该同志的综合鉴定材料【汇编四篇】

时间:2023-11-30 13:27:37 金融 投诉建议

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银行按类型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专营机构、投资银行、世界银行,它们的职责各不相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金融机构某商业银行该同志的综合鉴定材料【汇编四篇】,欢迎品鉴!

金融机构某商业银行该同志的综合鉴定材料篇1

摘要:本文以盐城市银行业为例,通过对近年来盐城市银行业税收负担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现行银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银行税制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使得国内银行业的税收负担水平更加合理、规范,从而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竞争力。

关键词:银行业;税收制度;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8-0028-04

加入WTO后,按照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我国正逐步开放金融市场,银行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我国银行业如何面对竞争,除了自身加强经营管理外,极需一个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环境。然而我国银行业税收政策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加以解决和完善。因此,近期笔者以盐城市为例,对银行业税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目前银行业税收负担的基本情况

我国银行业税收政策是1994年税制改革确定的,期间虽经几次调整,但基本格局没有大的变化。目前银行业需缴纳的税种主要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证券交易税等,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是银行业的主体税种,约占所纳税额的90%。从调查情况看,内资银行业税收负担明显偏重,名目繁多的税费直接、间接加大了财务成本,税后利润减少,难以实现资本的有效积累,制约了我国银行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一)银行业缴纳税金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盐城市金融业已成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主要增长点,银行业税收收入增长迅速,税收增速在2004、2005两年达到峰值,之后增速有所下降(详见表1)。但从不同类型银行机构的税负情况分析,存在以下主要特征:(1)国有商业银行是银行业纳税的主要贡献者,税负明显高于其它类型金融机构,约占纳税总额的70%~80%之间;(2)农村金融机构的税负同样显现上升趋势,尽管其机构遍布城乡,但纳税总额仍在相对低位徘徊,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国家对涉农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银行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

2002―2007年盐城市银行业缴纳的地方税税额逐年增长,但对地方税收收入的贡献率基本维持在7%左右(详见表2),相对稳定;2002―2007年盐城市银行业缴纳的各项收费(主要是地方政府非税收费)也是逐年增长,但对地方非税收入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7.33%降至2007年的2.54%,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详见表3)。通过近年来盐城市银行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分析,虽然地方政府的税外收费不同程度加重了银行的经营成本,但从总体上看,银行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是呈下降趋势。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重新划分了中央、地方间的税收分享比例,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相对下降,为弥补其下降的财政汲取能力,便通过对银行信贷流向的干预,导致了金融功能的财政化,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

(三)银行业总体税收负担分析

首先,按照美国研究中国经济的著名专家尼古拉斯・R・拉迪的计算方法“(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税前利润”计算,从表4可以看出,2002―2007年盐城市银行业的实际税负居高不下,总体税负在48%-139%之间,而以银行业发达的美国、日本为例,美国银行业是实行累进税率的所得税制度,最高税率为39%,平均税率为35%,不需要缴纳营业税款;日本银行业所得税基本税率为30%,也不征收营业税。由此可见,盐城市商业银行业承受了远高于外国同业的税负水平。

其次,通过对税收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是盐城市银行业总体税负中的主体税重,约占纳税总额的90%左右(详见表5),盐城市银行业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负担呈逐年波动递增状,由2002年的87.18%升至2007年的91.58%;而在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中,国有商业银行两税占纳税比重最高,而农村金融机构则相对偏低(详见表6),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对涉农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营业税率则下调至2%。因此,盐城市银行业缴纳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主体是国有商业银行,而这类税种主要是上缴中央财政收入。

二、现行银行业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营业税计税依据不合理

调查中发现,由于国内银行业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利润主要来自存贷款利差,贷款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且近年来并没有出现明显弱化的趋势;尽管国家自2001年起调低了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使其名义税率从8%调低到5%,降低了3个百分点,但现行银行业营业税以贷款利息收入全额作为计税依据,不受费用开支、盈亏状况的影响,有利于保证中央财政收入,而由于盈利再差也要缴纳营业税,客观上给银行业增添了沉重的税收负担,影响了银行业的长期稳健发展。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承担了一部分没有盈利甚至亏损的政策性贷款,银行营业税负担过重也不利于国家政策的贯彻实施。

(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限制过多

银行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与其它行业差异较大,应该说,与银行业经营有关的合理支出和费用都应该允许在税前如实扣除,但现行银行税制对许多支出项目制定了过于严格的税前扣除标准,且税务部门审批周期较长,这些限制性规定不符合银行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要求。呆账认定和核销标准过于严格,商业银行在呆账申报、核销时要涉及多个部门,要提供有关借款人营业执照吊销证明或公告、审计材料、法院判决书等数十种证明材料,而客观上银行难以做到,使得一些事实上的呆账因不符合条件而被排除在外,例如市某一国有商业银行2002-2007年呆、坏账累计核销54383万元,而市国税局实际同意税前扣除4949万元,税前扣除率仅为9%。

(三)现行会计政策使得银行业实际税负高于名义税负

现行会计政策规定,银行业应收未收利息逾期(含展期后)未满90天,银行应予计算应收利息,并纳入当期损益,逾期90天以上,无论贷款本金是否逾期,应收未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于实际收到时计处当期损益。通常情况下,银行正常和逾期90天以内的贷款一旦逾期,其收息率是较低的,但银行仍要对虚增的利息收入计征营业税及附加,并对净利润中的虚增部分计征所得税,造成银行在没有应收利息收入的实际现金流入的情况下却要垫付税金的奇怪现象。

(四)在抵债资产业务中,存在重复征税

银行在接收以物抵债业务时,需要缴纳契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由于受地方政府或借款企业的影响,抵债物的账面价值或评估价值往往高于实际价值,加之抵债物处理市场不够完善,抵债物很难变现;[1]即使变现,银行业还要缴纳各种税费,如:处置抵债资产而发生的销售或转让房地产行为,需要缴纳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和印花税等。由此可见,上述税收规定无形中加大银行业的成本,使得银行业既要承担抵债资产变现损失,又要承担多重征税,信贷资产价值难以实现。

(五)贷款拨备税收政策与国际惯例存在冲突

在计提呆账准备方面,国际通行做法是要求银行按照五级贷款分类提取呆账准备并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但我国《银行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2002年9月9日国税总局令第4号)第五条规定:“银行企业按下列公式计提的呆账准备允许在税前扣除:允许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本年末允许提取呆账准备的资产余额×1%―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余额。”而银行业作为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尤其是作为支持三农的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导致资本充足率不断下降。

(六)内外资银行流转税税负不公平

从流转税看,我国目前对一般性贷款按利息收入全额征税,对外汇转贷按利差征税。表面上看,内外资银行税收政策一致,但实际上,内资银行以人民币存贷款业务为主,中间业务不到总收入的10%,而外资银行以外汇转贷业务为主,中间业务比较发达,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50%左右,外资银行的实际税负远低于内资银行。[2]此外,内资银行还要以其计征的营业税为税基,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而外资银行则无此要求,外资银行享受了超国民待遇,使得内资银行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构成了对内资银行的“逆向歧视”。

三、完善银行业税收制度的对策建议

如何完善银行业的税收制度,逐步减轻银行业的税收负担,为银行业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已成为当前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减低银行业税负短期会减少财政收入,长期则助推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有助于涵养税源。因此,建议对以下相关税收政策加以改进。

(一)改革营业税制度

1.逐步降低营业税税率。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税税率在目前5%的基础上可以适当降低,由于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属于中央财政收入,为了不大幅度减少中央财政收入,可以逐年降低营业税税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直到营业税税率降至2%,从而增强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资本充足率。待条件成熟时,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使我国银行业的税收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2.按净收入征收营业税。由于银行业属于特殊行业,对银行业征收营业税时,可以按利差净额(贷款利息收入减存款利息支出)征收,同时允许银行将代收邮电费、凭证手续费等费用直接冲减相关费用支出;对金融机构的受托收款业务则按其受托收费减除支付给委托方款项后的余额计征营业税。

3.改进权责发生制的计算方法。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其利息收入不能等同于其他行业的收入,对银行业利息收入的会计核算应当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有机结合。在会计核算时,对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项目的收益可采取权责发生制核算收入,以应收利息收入缴纳营业税;[3]对属于损失类贷款的应收利息按收付实现制核算,以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缴纳营业税。

(二)完善所得税制度

要规范所得税税前扣除,取消不合理限制,与国际通行的财务会计准则相衔接,对银行业所得税税前不合理的扣除项目进行修改,允许与银行经营有关的正常支出和费用在所得税前据实扣除;进一步完善呆账准备金和贷款损失的税收政策,改革呆坏账准备提取的税前扣除规定,准予内资银行按照实际风险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并在所得税前扣除,具体做法是:对正常贷款设立普通准备金,对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设立专项准备金,普通准备金不应在税前扣除,专项准备金则按照一定比例在税前扣除,具体扣除比例可根据一定时期内银行业的平均水平确定,发生贷款损失,应先冲抵已在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不足冲抵部分则据实税前扣除。[4]

(三)对抵债资产业务实行免税政策

抵债资产是在信贷资产收回无望的情况下为保全信贷资产而采取的措施,并不是一种交易行为,而是实现实物资产向货币资产的转化行为,它并不以盈利为目的,政府应给予税收政策的照顾,避免信贷资产遭受损失,确保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5]可以参照国家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出台的有关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财税[2001]10号),对银行在接收、管理和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发生的业务免税。如:商业银行接收和处置抵债的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时,免征契税、房产税和营业税;商业银行拍卖、变现抵债的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包括土地、厂房等)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等;对抵债房地产,为弥补信贷资产损失,在闲置或出租期间,免征房产税和营业税等。

(四)取消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为规范银行业税收制度,实现内外资银行的税负平衡,建议取消目前仅对内资银行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由此而减少的税金收入可以通过规范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其他税种筹集。

(五)鼓励和扶持对金融创新的税收优惠

金融创新既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又能通过银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增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我国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远远落后于外资银行,税收政策的创新更是没有跟上金融业务创新的步伐,缺乏对新兴金融业务的税收优惠扶持。应借鉴国际惯例和国外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根据金融衍生工具的形式和特点,研究制定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对离岸金融业务规定较低的税率、给予较多的税前扣除等,以此促进金融创新业务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6]

参考文献:

[1][5]郭晓红.构建和谐银行业税收制度的思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2]李红坤.减轻银行业税负提高银行业资本充足率[J].涉外税务,2006,(18).

[3]杨奕淼.中外银行业税制的比较与借鉴[J].经济论坛,2005,(13).

[4][6]潘功胜.对外开放中的银行业税制改革[J].中国金融,2006,(23).

金融机构某商业银行该同志的综合鉴定材料篇2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我县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决战“新工业十年行动”的情况,根据市人大的统一部署和县人大常委会的安排,4月下旬,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佺同志的带领下,组织县人大财经委、部分人大常委会成员、驻县市人大代表及县金融办、银监办、工信委、人行、财政局、驻县10家银行负责人及部分园区企业代表走访调查,召开金融机构和企业座谈会,就金融支持工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措施和成效

近年来,尤其是“新工业十年行动”实施以来,我县充分发挥金融在工业发展中的杠杆和支撑作用,实现了工业总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工业发展持续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荣获2013-2015年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2016年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综合奖第一名,连续三年荣获全市工业发展综合奖。我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用足金融政策支持工业。出台《永修县工业发展实施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实体经济发展,对纳税突出的金融机构等非驻县企业参照企业贡献50%奖励,对新增贷款增幅较大的金融机构一并予以奖励,且与县财政性存款挂钩;成立10亿元的工投产业基金,帮助县内企业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对接赣江新区产业50亿基金,申报认缴一亿元,通过1:9的放大作用,实际可使用10亿元,主要用于企业的股权和债权投资;为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在融资过程中由于融资时间、融资程序、抵押物等导致的资金链问题,2016年成立永修县财企服务公司,设立5000万元倒贷基金,帮助县内企业解决资金“过桥”问题,目前已经帮助三和棉业、白莲钢制品等13家企业顺利倒贷,完成倒贷资金8673万元,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认真落实“财园信贷通”政策,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截止2016年全县累计发放贷款企业340家,发放贷款17.86亿元,仅2016年一年发放企业132家,发放贷款7.91亿元。“财园信贷通”政策实施以来对我县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贡献334.6亿元,对我县纳税贡献0.5241亿元,支持工业增效升级成效明显;为规范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正在草拟出台《永修县关于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是支持金融机构改革创新。驻县金融监管部门创新银行金融机构的指导,通过金融工作会、行长联席会、政银企工作座谈会等形式指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入,推动新常态下的新作为,2015年在云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挂牌“综合配套外汇服务重点工业园”,旨在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配套外汇业务服务;积极运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支持,2015年和2016年两年共向驻县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2.5亿元;根据上级部署,推进永修县信用联社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进程,在2016年正式批准成立县农村商业银行;引进一家新金融机构,由九江农村商业银行发起成立永修浔银村镇银行,于2016年5月挂牌营业,扩大了永修金融体量,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健全了“债权人委员会”和银税互动签约工作,积极协调政府、税务、企业和银行间的关系,督促银行切实解决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进“降成本、优环境”工作,积极督促银行机构通过贷款“无缝对接”,落实好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创新贷款品种,清理不合理资金“通道”,规范银承汇票使用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是优化信贷撬动企业融资。为增强资金助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县大力引导各银行及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扶持的力度,优化创新金融产品,特别加强对有机硅产品、高端装备制造、新型电子和孵化器等3+1产业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通过“财园信贷通”和“助保贷”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撬动企业融资;通过小额创业担保贷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全县共发放小额贷款3.07亿元,排名全省第一位,直接扶持创业1479人,带动就业7395户;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如“快易贷”、“能效贷”、“排污权抵押贷”、“发票贷”、“新三板挂牌贷”、“仓单质押贷”等精准营销,发挥信贷资金的催化效能,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通过优化服务为企业减负增效,如驻县各金融机构根据风险与收益正向配比的原则,下调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减免企业部分费用。对接政策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公司,打破担保链约束,采取“高管+客户经理”的形式开通金融支持重大项目的“专属通道”。建立产业集群目录,梳理客户信息,制定“一企一策”金融营销服务方案等,为企业提供优质化,个性化,现代化的服务。截止2017年3月底,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1亿元,比年初减少5.6亿元,下降3.58%;但各项贷款余额91亿元,比年初增加3亿元,逆势增长3.4%,存贷款规模在全市12个县(市、山)中均列第四位。

四是创新园企资本合作模式。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不断创新思维,按照龙头企业主导型、关联企业合作型的形式,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鼓励民间资本和园区合作共赢发展。在企业资本运作模式上,采用BOT模式在云山星火园区新建一座日处理一万吨污水处理厂;建立PPP项目库,启动PPP模式建设园区配套设施;引进江西垒旺集团投资5亿元新建有机硅创业基地,已建成31.55万平米工业标准厂房,成为全国功能最全、规模最大的县级青年创业基地;引进星火化工投资3亿元建设3.6万平米的电商产业孵化基地,已成功落户有机硅电商企业十余家。在民间资本的引进上,按照“成熟一家,发展一家”的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优势,为民间资本提供合法、便捷、低成本的金融通道,在全县现有诚信、垒旺两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外埠民间资本进入,丰富企业的融资选择。目前已引进注册资本10亿元的深圳爱施德小额贷款公司,北京多来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进行报批,年底前可望落地。在帮助企业直接融资上,重点培育和鼓励管理规范、技术先进、成长性好的企业上市,对上市企业进行奖励扶持,制定奖励办法,邀请西南证券和省股权交易中心来我县开展企业上市培训,举办“新四板”融资推介会,邀请35家企业参加推介活动。2016年我县大鹏厨具、白莲钢制品等五家企业成功在江西省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截止今年四月,我县已有6家企业在新四板挂牌,落户我县九合乡的江西中绿恒草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24日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二、问题和不足

总体而言,在县一级掌控的金融资源有限,调控工具不多的情况下,我县金融支持企业增效升级的政策路径对头、方式方法多样、发展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

1、金融服务不够健全。一是金融服务企业力度小。我县现有的金融服务机构尚处在起步发展的阶段,金融机构少,除10家银行和三家小额贷款公司公司为企业提供正规的融资服务外,其他如财产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证券营业部等金融机构在县域内几乎不做企业融资业务,同时现有金融机构推出的金融产品、信贷额度、审查放贷等因受上级机构的授权限制,难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二是新兴金融机构进驻少,缺乏诸如金融租赁、仓储担保、私募基金、资产管理等新兴金融机构及一些大的金融机构战略合作者,为企业提供企业合并、资产重组、公私合作等现代专业金融服务有相当难度;三是应对企业个性化的融资需求,在金融产品的开发、营销、服务上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

2、政策效果尚待检验。针对企业的融资需求,我县出台了多个政策措施,但效果如何尚待检验。为加强金融服务的引导指导,我县新近调整充实了县政府金融办公室,但现有人员及金融专业知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急需引进金融人才、聘请金融顾问、建立金融人才团队;产业基金刚刚建立,急需完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产业基金项目库及产业基金同银行协作机制,尽早启动产业基金的投放;永修县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对金融业的考评细则尚待政府审批;新入驻小额贷款公司还未全面开展金融业务;我县倒贷基金5000万的规模还比较小,难以满足企业今后进一步的发展需求等等。

3、银企信息不尽对称。为加强金融服务,政府组织了形式多样银企对接交流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银企信息发布共享平台和机制没有建立完善,银行信贷政策、金融产品,审贷要求、放贷手续等信息企业都了解不多、不全、不透,导致企业无从下手,融资困难;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产品开发情况、市场营销情况、财务报表数据、资产负债情况等信息银行也不清楚,有的故意隐瞒,导致银行审贷困难,放贷风险加大,不愿放贷、不敢放贷、甚至停贷。银企间信息缺乏互通共享(涉及保密的除外),使得相互进一步的合作受到极大的限制。

4、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由于县域内金融服务机构数量较少、体量不大、授权不足、机制不活、重复担保、效率不高、主动性不强、成本较高等导致县内大部分企业融资困难,特别是企业自身普遍没有成立专门的金融对口联系部门,融资普遍存在诸如手续不全、企业质押担保物不足,申请贷款材料不够真实齐全、信用缺失,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数据失真、企业和私人账户不分、货款回收大部分走私人账户,企业账户缺少资金流、账户流水不足,信贷资金转移用途、恶意逃避债务等问题,使得企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失去扩大再生产及发展升级机会。同时由于其他形式的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私募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互联网金融等现代金融企业培育缓慢,企业融资渠道原始单一,不够顺畅,个别企业病急乱投医,寻求民间借贷和地下高利贷,推高了融资成本,导致经营困难。

三、意见及建议

1、健全金融服务。要立足于赣江新区发展的实际及我县工业发展的重点,创新金融支持和服务方式,加强和改进对企业兼并重组、不良资产处置的力度和效率;落实差别化工业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根据重大技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项目目录,进一步完善信贷准入标准,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等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业全方位服务“中国制造2025”,提高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为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创造有利条件,重点加强对我县有机硅产业及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大域外其他金融机构如金融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及其他战略投资者引进,培育完全竞争金融市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风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及企业集团总部适度向永修集中,繁荣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引入民间资本、互联网金融及其他现代金融企业,做大信贷体量、增加信贷规模、提高信贷效率,形成多类型、宽领域、全方位、立体化的金融服务网络,打造具有赣江新区特色的、昌九工业走廊园区企业永修金融服务中心;激活完善现有金融机构的管理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开展融资协作、开发为企业“私人订制”金融产品、帮助企业盘活沉淀金融资产,提高企业抗击金融风险能力;引导驻县其他诸如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与银行的合作、协作,创建新型金融企业;继续整顿金融服务乱收费,指导金融机构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和收费项目,加大对不合理收费的查处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债务负担。

2、释放政策效应。积极培养工业发展新动能,释放政策效应。密切跟踪、强化对接、用活用足有关赣江新区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各项利好政策;加强县金融办服务引导和指导的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引进高端金融人才,打造高效金融人才管理团队;积极支持工业领域“互联网+”行动,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县工投公司、财企公司、产业基金及其他金融机构内控风险管理制度,加快金融资金及项目的投放和实施;增加倒贷基金规模,强化与银行的协作,满足企业“过桥资金”需求;用好用活现有“财园信贷通”、“助保贷”等金融政策产品,防范、管控、化解好有关信贷风险;尽快出台永修县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对金融业的考评细则,加大扶持和奖励补贴力度,加强跟踪服务和调度;鼓励落实好企业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开展项目合作;支持引进小额贷款公司落地后面向企业全面开展融资信贷业务。

3、强化银企协作。继续开展各种积极有效的银企互动对接活动,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协调机制,制定银企对接实施方案,建立银企信息共享互通平台,实现政银企无缝高效对接。具体建议由县工信委收集企业需求信息,按月报县金融办,县金融办将企业需求告知驻县金融机构;县金融办汇总驻县金融机构金融政策、信贷手续、评审要求、金融产品通过适当方式通报给企业,实现银行与企业的对接互通;支持工业企业建立健全专门的融资机构或与金融机构对接联系的部门,提高企业金融运作及管理水平。

4、拓展融资渠道。一是要疏通信贷通道。银行要增强服务企业的主动性,进一步完善信贷政策、简化信贷手续,提高信贷效率。二是要阻断非法融资。政府要进一步净化金融市场环境,严格取缔地下钱庄,坚决打击非法融资、集资及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支持银行对无良企业依法进行惩罚及资产追偿,帮助金融机构提高对企业的信心,积极放贷、不断扩大针对实体工业企业的放贷规模,帮助企业扩大再生产,实现转型升级。三是要同心帮解难题。政银同心以企业融资为导向,积极帮助企业完善现代企业治理,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强化经营风险管控,规范企业信用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影响融资的安评环评问题;帮助属地企业子公司与其母公司资产单独建账,享有独立法人资格,解决企业法人资格缺失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土地、厂房、机器等资产分户办证,解决质押物不足问题;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解决好企业土地等有效质押物银行质押率偏低问题。

金融机构某商业银行该同志的综合鉴定材料篇3

摘要:在目前的经济实践中,金融领域税收政策的不完善既影响了金融的改革和开发,也对国家的财政收入造成不利影响,改革我国金融业税收政策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围绕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两大主体税种,探讨了我国金融税制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金融税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金融企业的积极性和经营效率,金融税制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金融税制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税收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2007年我国金融业进入全面开放的新阶段,中资银行开始面临外资的全面竞争。而我国金融税制仍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金融企业存在税负偏重、税种选择不合理、税负不公等问题。适时调整、改革金融企业税制,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趋势,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的金融税收制度存在着种种缺陷,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发展要求,随着银行业全面放开日程的逼近,金融税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1中国现行金融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金融领域中许多问题的发生与现行金融税制的不健全有关。现行金融税制存在的第一个主要问题是税负偏高。目前在中国从事金融业务,主要涉及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具有税收性质的教育费附加等税费。其中,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从性质上说都属于在交易环节征收的流转税。

1.1流转税负担不论从事何种金融业务,原则上统一按照“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并按照规定的营业税税额附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①营业税税率2002年为6%,2003年降为5%。②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因纳税人所在区域而不同,在市区的,税率为7%,在县城、建制镇的,税率为5%,在其他区域的,税率为1%。由于金融机构一般都坐落在城市或者县城、建制镇内,所以实际适用税率多为7%或者5%。③教育费附加统一按照3%的附加率征收。

印花税则因交易凭据的不同,税率和税基都不尽相同。虽然与其他税种相比,印花税的税率很低,但是它一般按照涉及的交易额(如贷款合同金额)全额向交易的双方征收,所以,从贷方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借方的借款成本的角度来看,印花税也占有一定的税负比例。

综合考虑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即使营业税税率下调至5%,一般金融业务的流转税综合税负也在5.5%以上。特别是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虽然目前已经降为2‰(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5‰),但是与其他印花税税率比较仍然很高。这样,金融机构从事证券买卖,既要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又要缴纳税率相当高的印花税。

1.2企业所得税负担中国的金融企业原则上同其他企业一样缴纳税率为33%的企业所得税(外资金融机构则同其他外资企业一样缴纳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且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所得税优惠)。

1.3个人所得税负担个人所得税从两方面影响金融业务:

一是对个人投资者从事金融产品投资所实现的收益征税。

二是对金融企业的职员的工资、薪金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在国内,金融行业的工资水平比较高;与国外同行业相比,中国金融企业的职工人数偏多。因此,工资成本是影响金融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人所得税税负偏高间接地提高了金融行业的人工成本,从而影响了金融行业的竞争力。

2关于中国金融税制改革的初步建议

2.1降低银行业的营业税税负,扩大征收范围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避免产生大的震动,银行业的营业税税率可以在2003年降至5%的基础上,继续逐步调低。在银行业的营业税税率进一步调低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对所有的贷款业务均按照利差收入征税。同时,对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征收营业税。这样做既可以规范税收制度,又可以有效地促进银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有利于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平等的条件下展开公平竞争。

2.2对金融衍生工具征税

2.2.1对于保险业带有投资收益性的险种,可以考虑将投资收益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2.2.2调整融资租赁业务的税收政策,为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在制定和实施与投资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时,建议将具有投资性质的融资租赁视同固定资产投资,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如固定资产投资抵免政策)。对融资租赁业务征收营业税的时候,应当取消对本币融资的歧视,即允许租赁公司贷人的本币利息支出同外币利息支出一样在计征融资租赁的租金收入营业税时冲减租金收入。对于回租业务,应当针对其业务特点调整税收政策,以消除多重征税问题。

2.3统一企业所得税,降低税负

2.3.1建立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均采用统一的计税依据和税率,取消单独对外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的做法,平衡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2.3.2企业所得税前的扣除项目应当按照国际通行的财务、会计准则设计,不合理的税前扣除规定应当修改。原则上,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支出和费用都应当允许在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对于工资和坏账核销等对金融企业影响较大的扣除项目,应当进行适当调整,计税工资的规定应当取消,坏账核销标准应当适当放宽。

2.3.3为了适当降低企业的所得税名义负担,顺应近年来国际上企业所得税税率普遍下降的趋势,建议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实行15%、20%和25%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2.4调整个人所得税

2.4.1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对个人从事证券交易所取得的资本利得征税,只是在征税方式和负担水平上存在差异。从中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看,在规模和技术上已经具备了对个人证券交易所得征税的条件,可以对证券交易的资本利得征税。在税收政策上,应当鼓励长期投资,抑制短线投机。因此,可以考虑对长期投资者的所得实行较低的税率,对短期投资者的所得按照一般所得征税。

2.4.2将现行的按月、按次分项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模式改为国际通行的按照年度和综合收入征收为主、按次分项征收为辅的模式;制定合理的扣除项目和扣除标准,此类项目应当充分考虑纳税人及其赡养人口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适当降低税率,最高边际税率可以考虑定为40%。

2.5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借鉴国际经验,为了减轻证券交易中交易环节的税收负担,可以考虑在适当时机进一步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税率,直至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

至于1994年税制改革时拟开征而至今未开征的证券交易税,现在看来仍然不宜开征此税,甚至可以考虑取消这个税种。如果确有必要对证券交易征税,也可以考虑用营业税征之(现行营业税已有这方面的规定)。

2.6取消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为了简化、规范税制,平衡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税费负担,建议取消目前仅对内资企业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由此而减少的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和教育资金可以通过规范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其他税种(包括中央税和地方税)筹集。将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征税范围扩大到外资企业的主张似不可取。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上述各项税制改革、调整措施的实施都应当充分考虑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和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3).

[2]刘佐.中国现行金融税制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财政研究,2002(10).

[3]中国金融税制改革研究小组:中国金融税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

[4]李青云.宏观视野下的金融税制分析[J].涉外税务,2005(3).

金融机构某商业银行该同志的综合鉴定材料篇4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面临新的工作形势和机遇,笔者通过深入剖析目前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先进管理经验,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给出建议,希望能够对反洗钱工作的高效开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金融机构反洗钱长效管理机制

1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现状分析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所称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洗钱就是通过隐瞒、掩饰非法资金的来源和性质,通过某种手法把它变成看似合法资金的行为和过程,也就是通常讲的将“黑钱洗白”。“9・11”事件后,在洗钱的概念里又增加了恐怖融资的内容,即指将合法收入资助恐怖分子从事恐怖活动,即将“白钱洗黑”[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在金融工作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阻碍,洗钱等犯罪活动呈现出抬头的趋势,洗钱的活动范围也愈加令人难以捉摸,金融系统逐渐成为洗钱活动的一个主要途径。但凡是犯罪活动,都会使相关从业人员面临大量捉摸不定的风险。并且犯罪活动在拥有高风险性的同时,也具备高盈利性,因此持续性的创新也是犯罪活动的一大特征。故“挑战”是呈现在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一个永恒的话题。面对这样艰巨的形式,如何通过优化金融系统的内部机制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受到了大量的金融从业人员和相关高校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不少学术成果和工作经验被现实工作所采纳。应该说,这促进了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但是,新的形势显示,国内的反洗钱法律体系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大量的新生案例挑战了现有的体系构建。金融机构对于长效的管理机制极其渴盼。

2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的难点和突出问题

中国在反洗钱领域已然做了大量的努力与实践,但是我国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一些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管理意识模糊。存在一部分工作人员对于反洗钱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到位,有些金融机构并未将反洗钱工作纳入每周的工作内容当中。有效的计划是进行银行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管理工作中的四大职能之一。一旦这项工作不能进入到仪式流程中,将不能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工作的良性开展将是纸上谈兵,过眼烟云。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能提升组织机构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升工作效果。管理意识的模糊阻碍了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

其二,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意识亟需加强。任何有意义的工作都必备持续性的特征,更不用提意义重大的反洗钱工作。业务层面的工作知识充足与否是反洗钱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受知识层面、业务技术以及设备应用等方面的约束,在开展反洗钱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反洗钱工作产生畏难情绪,而对反洗钱工作的热情下降[2]。多方面的原因降低工作效率和工作激情,反洗钱工作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急需解决。

其三,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手段尚不丰富。在大数据时代下,技术的进步带来不仅仅是更多的客户便利性,也为犯罪进行提供大量的漏洞。特别是网上交易和电话银行等工具的大量使用,为洗钱犯罪行为提供了介质。目前,由于缺乏支付交易监测系统和报告系统,资金支付和转账交易只是依靠原始的人工统计上报,预警监测和跟踪能力很低,再加上资信资讯系统不健全,人行系统功能不能共享,对大额和可疑交易监测缺乏信息支持,信息沟通不足,不能对银行资金统筹把握[3]。在信息化的建设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并不在投入方面,而在软件方面。特别是海量数据的挖掘能力,这是当前金融机构应该要注意的重点。金融机构需要也必须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结合软件和硬件,采取自我研发或者外包的形式来提升反洗钱行为监测能力。

 3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

通过上文对目前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突出问题的分析,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为如何建立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给出如下几方面的建议:

首先,强化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和工作态度。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相关业务内容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反洗钱领域的知识和趋势培训。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时间的跨度也不必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时间,可以灵活采用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短期培训的内容主要放在当前反洗钱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等方面。长期培训要制定结构化的体系,内容需要包括:金融、反洗钱、金融计算机、税务、海关、侦查、经济、法律、贸易、英语等。长短期培训的结合有助于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对于工作态度的问题,则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管理,完善例会、总结会等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增强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为态度的形成构建完善的外部刺激。同时也要加强领导层与业务执行层的沟通,保障交流通路的畅通,促进双向沟通。这样能够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内在动力。

其次,强化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制度构建。以风险为本开展反洗钱工作就是把有限的反洗钱资源配置于反洗钱体系之中,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有效抑制洗钱犯罪[4]。现今的金融体系渴盼这样的监管体制能够不断完善。系统化是该制度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不仅需要完善各项工作细则,也要该体系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展现出自适应性。

再次,合理利用数据挖掘功能,提升非面对面金融业务客户身份识别的能力。在数据飞速增长的今天,我们庆幸每一天都会生成大量的数据,但同时为我们带来的难题是,这些数据往往不是我们需要的数据。因此需要加强金融机构的数据挖掘能力。特别是在处理非面对面金融业务客户身份的识别上,合理利用数据挖掘能够事半功倍。识别客户身份的过程包括业务关系建立时的初始识别和业务关系建立后的持续识别两个阶段[5]。初始识别阶段,金融机构要搜集完整的客户基本信息,避免信息的漏填或误填。持续识别阶段一方面需要不断对初始信息进行检测和反馈,一旦有信息的不一致要及时做好信息的更新工作。另一方面,在金融账户交易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数据挖掘技术对交易信息进行监测分析。诸如人工智能、聚类分析、归纳算法、神经网络等技术。总体来说,算法执行过程中要做到两点:趋势的研判和差异点的监测。趋势的研判是要对金融账户过往的交易量有充足的判断,交易量是逐渐上涨、逐渐下降抑或是保持平稳态势。这有利于对一些交易量的变化做出解释,通过回归分析也能很好的对未来交易量的大小作出估计;差异点的监测是对突增的交易量和突降的交易量做好监控,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差异点交易行为则可列入到可疑交易的集合中做重点监控。

参考文献:

[1]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R].2007.

[2]丁莉.反洗钱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

[3]罗纬凡.关于基层央行反洗钱工作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2.

[4]周,杨爱萍,李涛.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制度的构建研究[J].海南金融,2011.

[5]宋洪江,隋作勇.非面对面金融业务客户身份识别的难点及对策[J].吉林金融研究,2009.

《金融机构某商业银行该同志的综合鉴定材料【汇编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金融机构某商业银行该同志的综合鉴定材料【汇编四篇】】相关文章:

乡镇金融工作总结范文五篇02-11

2024年金融系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3篇】01-10

白山松水清风金融主题征文范文(精选5篇)12-12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总结报告(通用5篇)12-11

银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活动报告精选5篇12-07

金融风险防范讲话汇编5篇12-05

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心得体会集合4篇12-02

关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施方案【五篇】12-01

金融机构某商业银行该同志的综合鉴定材料【汇编四篇】11-30

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心得体会(通用3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