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nrpn.net--散文】
有关感恩的散文篇(1):关于感恩的经典散文
书上所谓“感恩”
诸位一定觉得说感恩有些多余,教科书上已经说得足够详细。况且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感恩的传统。十八世纪的传教士惊愕于没有宗教洗礼的中国竟有如此的道德传统(见诸《中国人的宗教》)。
中国古代没有歌星影星,孝子孝女便顺理成章的成了人们崇拜的偶像。孟红玉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病危的婆婆想喝汤,家中又没钱买肉,遂割股煨汤呈给婆婆。婆婆喝下几天后含笑而逝。
这便是中国人推崇的所谓感恩,或曰书上说的“感恩”。张爱玲认为“割股煨汤”只有“疯狂的恋人”才会做。为了婆婆临死前吃炖肉,儿媳妇把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块,这完全是一种扭曲的孝道。区分某种孝行是否出于感恩并不是看这孝行有多么悚人,而是要关注一下驱使孝行发生的动因。
孝是礼儒的一个集中体现,因为孝是自上而下的,迎合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因而得以宣扬。一切过分的举动——包办婚姻、子从父命,在孝或曰感恩的大旗下得以合理合法。
元代郭居敬编成《二十四孝》,颇受世人推崇。其中有一篇确实我忍不住脊背发凉。汉代郭巨,家贫。生了个男孩(已经三岁了)。巨害怕抚养孩子会影响供养老母,遂语其妻:“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他的理由倒还充分——“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呜呼,要孝道不要人性焉!
这便是中国人引以为荣的感恩。埋儿奉母不但会赢得极高的社会评价,还会从“察孝廉”的选官制度那里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这无异于上终南山去做隐士。从动因上看,此类孝行不是感恩,而是一种吞没一切的,集体无意识的热情。
传教士初到中国的确是被中国的道德水平怔住了。然而当他们与中国人交往,一天天加深了了解之后总算看清了中国人的狡诈、欺骗、丑恶的一面(详见《中国人的宗教》)
这并不足为奇。中国人的道德实质上是“道”(或曰礼乐)而非“德”(或曰思想品德)。二者的区别很明显,在于动机。传教士认为中国人未经宗教洗礼是不对的。中国人信仰的是人际关系,后来演变为礼乐。一切传统“美德”皆指向统治阶级,并由他们垄断对于感恩在内的一切道德标准的最终解释权。
因而,中国人的道不是德,即使是道也仅仅是统治者的道。中国人的道仅限于“谢主隆恩”。而劳动人民得不到丝毫的精神慰藉。并且在礼乐的大旗下,这些都是合理合法的,更是被宣扬歌颂的。
这样的孝、这样的感恩、这样的道德结果怎样呢,这是有史可稽的。礼乐自产生以来遭遇过两次危机。一次在战国,所谓“礼崩乐坏”,诸侯称王、食九鼎(如楚)。此时道有多么沦丧正史野史已经写得足够叫人触目惊心了。
另一次发生在近代中国百余年民主革命大浪潮中。彼时,“打倒孔家店”是街头巷尾的流行语。推翻了礼乐又能如何?无非是又一轮无休止的政治迫害与权力厮杀。缘何?中国人习惯了尊卑分明的阶级体系,不会用那颗温热的心去感知、感受、感动、感恩。
综上所述,中国人的道德实际上是一种冷冰冰的、机械的、缺少人文关怀的,庞大的精神泡沫和思想统治的机器。
故而,学会感恩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从中国的历史、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来看,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会感恩。
近几年,有了“感动中国”这一奖项,是个进步。当然,这是不够的。学会感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当感恩不再成为话题的时候,才能算大功告成。在此之前绝不能盲目乐观,我们已经看到,几千年来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我们不该有丝毫的优越感,一切尚需从头开始。
有关感恩的散文篇(2):关于感恩的中学生经典散文
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关于感恩的中学生经典散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感恩的中学生经典散文1
晚上,家人在饭桌前有说有笑地吃饭,我却无法享受这美味的饭菜,我的心里一直在想着事情。今天,老师发给我一个通知,写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我正在为写什么而犯愁呢。我随口跟妈妈说了一句:“这可怎么写啊,我到现在还一点思路都没有呢。”平时挺好使的脑子,今天是怎么了?为了能够好好地思考,于是我吃完饭便一个人跑到房间里去了。
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可还是无济于事。我无奈地走出了房间,突然我听到了碗筷碰撞的声音,一定是妈妈在整理碗筷。我便飞速冲下楼去,果然,妈妈正在把用过的碗筷收拾起来,准备拿到厨房去洗。见此,我对妈妈说:“妈妈,你把碗放在那里吧,我来洗。”妈妈看着我挽起袖子笑道:“还在为的事犯愁吗?妈妈刚才听了你说的话,妈妈很感动。我想,你要是把这件事写一写,一定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也正好符合的要求。感恩是不分大事小事的,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你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长辈。你说是不是啊”
妈妈真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我恍然大悟,是呀,妈妈说的没错。放假以来,姥姥身体就一直不太好,每天中午谁给我们做饭,就成了妈妈最担心的问题,我对妈妈说:“让我试试吧。”妈妈以一种“你能行吗?”的眼神看着我。我便跟妈妈保证:“看我的吧,我们肯定能吃上自己做的饭。”
有一天,姥姥教我做番茄鸡蛋汤。我把番茄洗好、切好,又拿出两个鸡蛋,打在碗里。在姥姥的指导下,点火、加水,等开锅后,放入番茄、淋入蛋液,出锅,一碗香喷喷的番茄鸡蛋汤就端上了餐桌,姥姥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直夸:“不错!不错!很成功。”我赶紧告诉了妈妈说:“妈妈,姥姥已经吃上我做的番茄鸡蛋汤了,你就放心吧!”我很高兴,觉着我在慢慢地长大。终于我明白了感恩的意义:之所以我们心中是温暖的,是充满阳光的,是因为这大千世界有感恩,是因为我们都懂得感恩。
关于感恩的中学生经典散文2
很多人需要我们感恩: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感受善良;伤害过我们的人,让我们学会坚强……但还有一些人需要我们的感恩。讲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小兵,从小身怀绝技,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于是,他很快被提拔为将军。这天,他带着厚礼拜访提拔他的元帅府前,感谢他提拔。元帅却闭门不见,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这位将军气急了,不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一天他来到当时最有名的寺庙,拜见一位僧人。聊话中,将军气愤地地将这件事告诉了僧人。僧人却来到一盆盛开的花草前,问:“花儿盛开最该感谢谁?”将军回答:“是阳光,让花儿如此美丽。”僧人笑笑,说:“可贫僧以为是泥土,让它出生,给予它营养……”将军听后不语。次日,将军带着厚礼回到家乡,感谢父母生他,养育他;感谢老师,教他知识,武功;感谢乡亲们,从前对他的关照……再次回京拜访元帅,元帅热情地接待了他。
感恩那些曾经被我们忽略掉的人,也是种美德。如果你习惯了一个人对你好,慢慢地就会感觉理所当然;习惯了得到,当然也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又怎么会想到感恩呢?或许我们善于对爱自己的人心怀感恩,却容易忽略了害自己的人也恩重如山,他让你不断强大,强大到足以承受各种风雨;我们愿意接受诸般赞美,却忘了声也功不可没,它让你的心沉静下来,面对一切宠辱不惊。再丑恶的东西也能为正能量,关键在于你的心。
再想想当我们享受阳光的时候,是否想过感恩?当我们品味佳肴的时候,是否想过感恩?当我们默默索取的时候,是否想过感恩?春天,我感谢鸟儿为我高歌,感谢花儿为我绽放;夏天,我感谢烈日给我以磨练,感谢暴雨给我以洗礼;秋天,我感谢飒飒的秋风,感谢无边的金色的稻田,感谢勤劳的农民伯伯;冬天,我感谢雪花为我飞舞,感谢狂风为我呼啸。
感恩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人,他们或许更值得我们感恩……
关于感恩的中学生经典散文3
我该怎样感谢你!——我想要撷取一片枫叶,你却给我整个枫林;我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我整个大海;我想闻一闻花香,你却给我一漫花的海洋;我想收获一缕秋风,你却给我一个完整的秋天……
感恩爸爸妈妈
啊!爸爸妈妈,您们是最该被感恩的人!我们最晴朗的今天,是您们一手创造出来的,为了我和姐姐,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用他们那粗糙有力、无私奉献的双手撑起了我们的一片蓝天。爸爸妈妈,生命中总有靠岸的一刻,您们就是我们永远的港湾——仍然记得那年冬天,我高烧不退,您们焦急地抱着我开车去医院,还时不时地回头看我怎么样了。我躺在后座上,看着您们的身影,焦急的神情,是那样的感动!到了医院,您们还是忙得团团,一会儿为我排队拿卡,一会儿又安慰我说没事的,一会儿又着急地询问医生怎么样了……我虽很难受,但一切都看在眼里,我气我自己,为何就不能自己起身,偏偏要让爸爸妈妈在寒冷的冬天掉下豆大的汗珠,为我担惊受怕!爸爸妈妈,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只能感谢上天,赐给我两个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是伞,为我遮风挡雨;爸爸妈妈是山,给我厚实的依靠;爸爸妈妈是水,给我源源不断的生存条件;爸爸妈妈是光,送给我那最温暖的爱!感谢有爸爸妈妈,让我们有了生命;感谢有爸爸妈妈,给我们尊严与宽容;感谢有爸爸妈妈,给予我们最温暖的依靠……感谢爸爸妈妈,给我们最美最温馨的爱!
感恩生活
感恩生活,因为它给了我们生命的充实;感恩生活,因为它送给我们每一天的欢乐;感恩生活,因为它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生活,你给我带来了生的气息,命的精彩,爱的充扩,喜的斑斓,悲的凄凉,光的温馨,酸的痛快,甜的喜庆,苦的韵味,辣的爽姿……正是这生活给了我最光明的未来,我该感恩它,因为我感谢昨天、今天、明天和未来。昨天是收获的,含着辛酸泪的笑;今天是拼搏的,渗着智慧的汗;明天是遐想的,掺着蜜的梦;未来因为是昨天、今天和明天堆积起来的,所以我该感恩它!感恩,伴着我的青春,伴着我的梦想,伴着我的光明,伴着我的笑容,伴着我的精彩与明天!昨天,我有无尽的路,踏着人生的道路,一路感恩着,勇往直前。今天,我有肩负着的重担,勇敢拼搏,把人生的十字路口当作目标,在感恩的生活中,精彩无限。明天,我有无限的遐想,伴着梦想的航线和感恩的加添,点缀着生活中的空白纸页。未来,我闻着花儿的芳香,牵着风筝的线,踏着青青的草儿,望着可爱的鸟儿,想着生活中的点滴,感恩生活,感恩生命,感恩青春,感恩昨天、今天、明天和未来!
心怀感恩,让我们变得心胸宽大、尚德崇文,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处世之道。
感恩着看世界,世界也会感恩着看你。
有关感恩的散文篇(3):感恩的心优美散文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岁月的河流让父母的青丝熬成白发。眼角的皱纹仿佛验证着岁月的伤痕,寸草春晖,小草回馈太阳的是青青的绿色,我们回馈父母的又是什么呢?
昏黄的灯光照露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曾经的那双细腻的手,在日复一日的冰凉的水中浸泡,现在已满是粗糙,原来的一头青丝在不知不觉的夹杂着几丝白发。平滑的脸上也有着印记,这些都在验证岁月的沧桑。
时光仿佛白驹过隙,我们一路潇洒的走过,竟浑然不知父母用他们的手给我们铺好了一步步的路,我们只是在一味的索取,从来不知为父母分担着什么。
也许我们做的事自认为平淡无奇,可是这在父母的眼里是莫大的感动。
那天,只记得白云悠悠,和风习习,阳光线线,妈妈躺在床上。有些苍白的脸上写满了疲倦。我知道,妈妈有病了,这次,一定好好帮帮妈妈,仔细想想,我还是先收拾下屋子吧!挽起自己的衣袖,干了起来,终于做完了。扶着自己酸痛的腰,想着妈妈是怎么做到的?
望着空旷的厨房,摸着自己的肚子,想着妈妈也饿了吧?做些什么呢?打开冰箱,有些剩下的米饭和生的鸡蛋,不如就做鸡蛋炒饭吧。先把锅开关打开,倒些油,胡乱地把鸡蛋倒进去,又倒进去了米饭,接着,酱油,盐,洋葱。终于做好了!望着有些发黑的饭放进了妈妈的房间,妈妈起来看见饭有些惊讶,我扶她坐下,看她吃下去,眼睛里噙着泪水。我的心里酸酸的。
春风从湖面走过,留下浅浅涟漪,阳光从云层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间飘过,留下圈圈年轮,我从这人生这条时而平坦,时而崎岖的道路上走过,留下的是自己的曾经和充满温情的未来。
不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太孤独了。不要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为理想而奔波——太辛苦了,只想要看平平淡淡的家庭。
我们遵循一朵丁香,绽放出豆蔻年华;我们追寻一泓清泉,润出天街绿意;我们追寻满园春色。然后从中截取那一支红杏,放在心头感悟自己的人生。
望着母亲夹杂斑白的头发,望着父亲疲倦的眼神。心中一阵酸痛。微微坤和,绵绵长城。悠悠明月仿佛都在验证了父母这些年的心酸。
母亲是一种岁月。因为岁月没有轮回,也不着边际。父亲是一座大山,用坚定的臂膀抚平儿女的创伤。
父母对我们的爱像一盏灯,在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方。父母是春日的雨;夏日的风;秋日的果;冬日的阳。
一星陨落,暗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水消逝,干涸不了整条河流,可是父母不在,我们的生命又如何延续发展?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生命之花将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