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nrpn.net--热点文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简谱篇1:在那遥远的地方口琴谱及歌词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由王洛宾创作的民歌,是电影《小城之春》的插曲。下面由百分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在那遥远的地方》口琴谱,希望能帮到你。
  《在那遥远的地方》口琴谱
【图片来源:口琴谱】
  《在那遥远的地方》歌词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她动人的眼睛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
  跟她去放羊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在那遥远的地方》创作背景
  1939年7月,导演郑君里带领电影队前往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进行纪录电影《民族万岁》的拍摄工作,王洛宾随剧组一道,顺便采风。当地民众知道郑君里要在这里拍电影后,于一天晚上,为摄制组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摄制组也准备在宴会上选择一位当地的女性出演电影,时年17岁的萨耶卓玛在宴会上进行了表演,吸引了王洛宾,事后萨耶卓玛成为电影的女演员,王洛宾便主动出演一个帮着卓玛赶羊的帮工,二人在一次独处时,卓玛因为察觉到王洛宾灼热的眼神,用牧羊鞭轻轻地打了他一鞭子,令王洛宾彻底爱上卓玛。电影队完成拍摄后,王洛宾也被迫离开,卓玛为王洛宾送别。王洛宾坐在返程的骆驼背上时,突然想起卓玛为他清唱过的一首哈萨克族民歌 《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这时卓玛姑娘美丽的形象在他心中升腾,形象和旋律水乳交融,令他产生了创作歌曲的欲望,于是他耗时三个晚上,融合藏族民歌《亚拉苏》、哈萨克族民歌 《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维吾尔族歌曲《牧羊人之歌》,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 。
  歌曲的初稿叫《草原情歌》。后来歌唱家赵启海从重庆来到西宁,王洛宾和他四处游玩,赵启海临走时,王洛宾把自己改编、创作的几首新疆民歌交给了他,并把《草原情歌》改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歌曲鉴赏
  《在那遥远的地方》吸收了《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的个别调式与音素,采用了汉族民歌中鲜见的欧洲七声音阶调式,既有哈萨克民歌的音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风格,优美抒情的上下两个乐句,朴素简洁的比兴歌词,自然和谐,生动流畅的旋律,倍受歌唱者的喜爱。这首充满了一个汉族青年浪漫情怀的歌,内容健康,艺术高超,具备了传颂的条件,因而成为一首跨越地域、语言、种族和时代的华人声乐艺术佳作 。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先生热爱青海秀美山川,热爱青海各族民众的心声,是藏汉同胞民族团结的象征,是王洛宾先生为青海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奉献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轻快活泼的词曲升华了爱情和生命的意义,美妙无比的旋律穿越了时空的阻隔,宛如天籁之音,弥漫在世界人民心中。

在那遥远的地方简谱篇2:在那遥远的地方优美散文


  原标题:在那遥远的地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净土,保持着最初的纯真,或在草原,或在海边,或在大漠,或在隔壁滩……而我所憧憬的心灵家园就是色彩斑斓的田园,别致的小木屋,高大的落叶松,静静的小溪和蓝天白云……这种幻想是从儿时童话故事里产生的,直到后来慢慢长大,这种意境和感觉经常在俄罗斯小说和电影中呈现……
  “沉郁的夜的帷幕,悬挂在轻睡的天穹;山谷和丛林安息在无言的静穆里,远远的树丛堕入雾中。隐隐听到溪水,潺潺地流进了林荫;轻轻呼吸的,是叶子上沉睡的微风;而幽寂的月亮,象是庄严的天鹅,在银白的云朵间游泳。”
  这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句,多么优美的画面,多么向往的意境……可是这种向往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渺茫……
  随着岁月的沉淀,渐渐明白这只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种美一直都在自己心里。在那遥远的地方只是自己心中休憩的一块净土。在外漂泊久了、疲倦了、心累了就会回来,回到自己心中遥远的地方。那里没有纷争,没有吵杂,只有妈妈的热饭和爸爸的絮叨,只有麦田的守望和大自然的微笑。
  听着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你一定联想到有位好姑娘。是的,那位好姑娘就是你心中垂暮已久的天使,那个完美质朴、温婉脱俗是世间没有的,只有在心中,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把距离大幅度的拉开,那种遥不可及,那种无法寻觅的感觉让人向往,可谁又真正的去找寻过呢?人的一生要经历好多磨砺,走漫长的路,以致慢慢忽略了心中那块净土。一生要经历很多很多的人和事物,就像人潮人海中前进,形形色色的、同流和逆行者,或打个照面,或擦肩而过,总之能一路走下去的寥寥无几。我们要珍惜该珍惜的,别让心留有遗憾!能剩下的,就是陪你到达净土、陪你到达遥远的地方的人……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金色的麦浪,有静静的小河,有风中摇曳的松树林,有温馨的木屋,嘶鸣的马驹,半遮半掩的木门和袅袅炊烟……
  作者简介
  凌峰,甘肃天水人,80后,爱好文学、秦腔。喜欢用最质朴的文字写出最细腻的内心,用最粗犷的声音喊出最激昂的秦腔。坚信光明在前,一个人的朝圣,心无杂念,一路向前!
  【本文作者:凌峰。(公众号:拾穗cornfield】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在那遥远的地方简谱篇3:童谣小白船口琴谱及歌词


  《小白船》原名《半月》,创作于1924年,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爱的朝鲜童谣,后被译成中、日两国语言,在中国与朝鲜广为流传。1950年被译为中文。下面由百分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小白船》口琴谱,希望能帮到你。
  《小白船》口琴谱
【图片来源:中国曲谱网】
  《小白船》歌词
  蓝蓝的天空银河里
  有只小白船
  船上有棵桂花树
  白兔在游玩
  桨儿桨儿看不见
  船上也没帆
  飘呀飘呀飘向西天
  渡过那条银河水
  走向云彩国
  走过那个云彩国
  再向哪儿去
  在那遥远的地方
  闪着金光
  晨星是灯塔
  照呀照得亮
  晨星是灯塔
  照呀照得亮
  《小白船》作者简介
  尹克荣(윤극영,1903年—1988年),生于韩国汉城(今首尔),出身书香世家,性格天真烂漫。尹克荣自幼聪慧,四岁时已经会读朝鲜文的《千字文》。年轻时被送到日本读书(当时朝鲜是日本的殖民地),学习声乐。1923年时,他在东京偶遇了方定焕(此君是韩国知名的民运人士,韩国5月5日的儿童节便是由他所定)。尹克荣与他一起弹琴聊天,方定焕向尹克荣说他不应只为自己创作,建议他应为儿童创作,因为儿童才是明天的希望,况且那时候的朝鲜并没有什么儿歌。方定焕的话启发了尹克荣,于是他便开始努力创作儿歌。1935年来到中国东北教书,40年代历经曲折回到新成立的大韩民国,留下了许多韩国著名童谣。
  《小白船》创作背景
  1924年9月,尹克荣的姐夫去世,尹克荣看见她的姐姐常在白天时,孤寂地望向天空已出现的半月,便以此为题材创作了《반달》(半月),一方面描绘了姐姐失去亲人的寂寥,一方面也暗喻痛失国土的痛苦(朝鲜此时正被日本侵占)。尹克荣曾在访问中谈到,创作《반달》的困难在于最后一句。于是他写下了“샛별이 등대란다, 길을 찾아라”,即“晨星来引路”的歌词,以表示希望永远都存在。

本文来源:http://www.nrpn.net/17081.html